题材突围 剧情烧脑 叙事紧凑《以法之名》刷新法治剧创作高度
题材突围 剧情烧脑 叙事紧凑《以法之名》刷新法治剧创作高度
题材突围 剧情烧脑 叙事紧凑《以法之名》刷新法治剧创作高度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张晓文 白应婵(báiyīngchán)
编者按:新(xīn)时代的高校正用最(zuì)接地气的方式,让(ràng)知识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绽放光芒。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推出“高教瞭望”专栏,带您直击(zhíjī)高校服务社会最前沿。在这里,实验室的“黑科技”变身百姓“好帮手”,校园的“金点子”成为行业“新引擎”,一起来(qǐlái)看看这些是怎样发生的。
大学生和种粮大户比赛种小麦?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de)较量,结果却出人意料(chūrényìliào)——山东农大研究生设计种植的35亩小麦,以亩产853.2公斤的成绩,远超当地高产农户750公斤的亩产水平。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是怎么把农户给比下去的?带(dài)着这个疑问,记者前往泰安市(tàiānshì)岱岳区一探(yītàn)究竟。
亩产853.2公斤!学生麦田(màitián)让农户服气了
7月份的马庄镇农田里,金黄色(jīnhuángsè)的麦浪已变成郁郁葱葱的玉米苗。泰安市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xuēlìnà)指着眼前的土地说:“就是这块地,测量结果让(ràng)所有人大吃一惊。”
作为管理1300亩小麦(xiǎomài)基地的(de)“老农人(rén)”,薛丽娜坦言:“每亩850公斤以上的产量,远超预期。”这个数字(shùzì)意味着,学生团队的小麦亩产较当地高产地块高出100公斤,相当于每亩多收200斤麦子。
时间回溯到6月底,薛丽娜受山东农大农学院副教授代兴龙委托,组织社员对35亩地(dì)进行实打验收(yànshōu)。“最终测产结果显示,亩产在850公斤以上(yǐshàng),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意外。”
这场“麦田竞技(jìngjì)”的起点,要追溯到2024年秋播时节。当时代兴龙提出大胆设想:在合作社划出展示度高的成方地块,交由小院研究生自主设计种植,与周边农户(nónghù)麦田“同台较量”。起初,不少(bùshǎo)人将其视为玩笑,薛丽娜也心存疑虑。直到6月底测产数据出炉(chūlú),所有人都被眼前(yǎnqián)的结果震撼——35亩小麦实测亩产达853.2公斤。
“设计高产方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小麦(xiǎomài)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zhuāngbèi)和新产品的集成示范,带动地方小麦持续增产增效(zēngxiào)。出(chū)结果之前,我一直担心会被笑话,怕人说大学老师带学生种的地还不如农户。”代兴龙的忐忑并非(bìngfēi)空穴来风:去年10月中旬(zhōngxún)的降雨推迟了小麦播期(bōqī),冬前高温导致麦苗旺长影响了根系发育,加之今年春旱严重,种种不利条件让他捏紧了拳头。但当合作社(hézuòshè)报出“亩产853.2公斤”时,他难掩激动,“预计会高产,但没想到能在当地实现大面积单产突破850公斤的目标。”
比代兴龙更(gèng)兴奋的是周玮,这位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研一学生全程主导了35亩试验田的设计与管理。从前期调研、设计方案、播种到全程水肥药管理,他(tā)整合团队(tuánduì)研发的沃土培肥、窄行匀播、无垄种植、追氮分施、化控调节等技术,完成了小麦全生育期的科学管控(guǎnkòng)。
“得知产量(chǎnliàng)时觉得不可思议。”上半年在麦地驻扎100多天的周玮已晒得黝黑,笑起来时两排白牙格外显眼(xiǎnyǎn),“作为首次种(zhǒng)小麦的新手,我们在播种、管理环节也遇到挺多问题,能(néng)有这样的产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zhuānyè)研一学生周玮(右)全程主导了35亩试验田的设计与管理(guǎnlǐ)。
一人管理35亩地(dì),高产背后依靠的是整支团队
令人疑惑的(de)是,作为研一(yányī)新生的周玮首次独立设计种植小麦,却在与拥有数十年耕作经验的农户的较量中胜出,背后原因何在?
和待在空调屋里听课、做实验不同,周玮上半年里有(yǒu)100天以上驻守在山东岱岳小麦科技小院,小院外面便是农田。他全程参与了小麦从播种到(dào)返青拔节、开花(kāihuā)授粉、灌浆成熟的全生长周期。
从大二到研一,周玮已在科技小院待了四年,这是他首次独立设计并种植小麦。尽管对手是经验丰富的农户,但他坚信,过硬的专业知识(zhuānyèzhīshí)和老师们的指导能(néng)帮助自己在比赛(bǐsài)中胜出。
经周玮复盘,小麦亩产(mǔchǎn)突破850公斤主要源于三大创新点:选种、播种和(hé)精准管理。
在选种环节,周玮结合师兄师姐的前期研究,通过产量(chǎnliàng)、群体构成、抗折力(kàngzhélì)等指标比较,筛选出大穗型品种“山农(shānnóng)67”、中大穗型品种“山农43”、中多穗型品种“山农46”,这三个(sāngè)品种的丰产性、抗倒性、抗病性和耐逆性显著优于农户常规用种。
在播种环节(huánjié),这支学生军摒弃了传统播种机,采用高性能精量(jīngliàng)播种机,并配合前期四年对比试验验证的窄行匀播和合理密植技术,优化了小麦行株距配置,和传统条播方式相比能增产12%以上。更关键的是,周玮(zhōuwěi)还引入了无垄种植模式,去除传统畦垄后增种1-2行小麦。事实证明,这种模式的小麦产量增益远超传统畦垄边行(lǒngbiānxíng)优势(yōushì)带来(dàilái)的产能,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针对今年春旱的特殊情况(qíngkuàng),周玮设计给小麦多浇了两次水。
在(zài)精准管理方面,针对冬前温度偏高、春旱等问题,周玮带领小院研究生结合墒情监测、苗情诊断,因地制宜设计水肥管理方案,打破常规(dǎpòchángguī),按时、按需、足量精准供给,保障(bǎozhàng)小麦肥水需求。同时,结合高产小麦群体结构与功能特征,精准设计沃土培肥、平衡施肥、化控防倒(fángdào)、叶面肥延衰等关键技术(guānjiànjìshù),构建高产群体。
虽说周玮一个人管理着35亩地,背后却凝结(níngjié)着山东农大教师和小院研究生集体智慧的(de)结晶:无垄(lǒng)种植技术的量化(liànghuà)分析来自肖丽华的试验成果,叶面肥施用方案凝结着李梦宇、于五洋等多届研究生的研究经验,精量播种机与行株距优化配置、追氮分施、芸苔素内酯喷施等也均是(shì)科技小院技术创新的缩影。这些科技小院的最新科技成果,再加上合作社辅助实施落地,成为了周玮打赢这场(zhèchǎng)比赛的最主要原因。
“农田里(lǐ)收获真知,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测量(cèliáng)结果没出来之前,周玮更多(duō)的是忐忑和不自信(zìxìn):自己究竟能不能胜出呢?但当结果下来,实现了(le)小麦亩产853.2公斤的超预期目标后,他又开始“不满足”,“今年浇水不匀、长势不佳,如果当时管理得当,肯定还能多打二三十公斤。”
作为附近满庄镇的(de)农家(nóngjiā)孩子(háizi),周玮从小就目睹了父母的田间劳作。小时候总以为种粮食(liángshí)能有很大收益,可等长大后开始琢磨,家里种了很多麦子,但是真正打出来的并不多,价格也卖不上去。如何(rúhé)帮个体小农户把小麦产量提上去?在当时的周玮看来,这是一个切实又感兴趣的一件事儿,因此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百年农大成为了他的首选。
录取结果很快就下来了,周玮如愿被(bèi)山东农业大学录取,成为首批农学专业新农科实验班的学生。他(tā)的目标就是帮助像父母一样的农户增产增收(zēngchǎnzēngshōu)。
入校第一年,周玮和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咀嚼那些让他心动的新名词。等到大二,他就(jiù)跟随代兴龙(dàixīnglóng)及师哥师姐进驻到了(le)位于自己家乡的山东岱岳(dàiyuè)小麦科技小院。
“刚来到科技小院的时候,父母还(hái)很疑惑:大学生不该在(zài)空调屋里学习吗,你咋来地里了?”面对父母的疑问,周玮不假思索(bùjiǎsīsuǒ)地说,“大学生就是要在农田里收获真知,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周玮看来并(bìng)不算苦(kǔ),所谓的苦无非就是每天六七点起床割麦子取样,晚上七八点回去吃饭、写日志总结,遇到小麦成长的关键节点,比如播种、拔节、开花、灌浆,他还会(huì)扎(zhā)在地里不出来。
“如果在(zài)这过程中,试验做出了好结果,而且很符合农民的需求和意愿,这个事就算做成功了。”周玮说(shuō),“对于国家来说(láishuō)提高(tígāo)了小麦产量,对于农户来说提高了收入,这就和我一开始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这次“掌管”35亩小麦的设计种植,并且还能打赢比赛,更坚定了周玮学农的初心,“城里生活(shēnghuó)确实好,但我家就在这里,还是觉得服务家乡、回家做一些有意义(yìyì)的事情,更能(gèngnéng)让自己得到满足。”
站在这片土地(tǔdì)上,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周玮萌生了服务家乡(jiāxiāng)的想法。
未来的农业科技含量高,“期待(qīdài)更多学生能来田间走走看看”
研究生参与小麦(xiǎomài)的设计种植,映射出的是(shì)山东(shāndōng)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此同时,在(zài)济宁、聊城、德州、滨州、淄博、烟台等地,代兴龙团队指导的小麦高产攻关田也都取得了亩产800公斤以上(yǐshàng)的好成绩。而像代兴龙领衔的山东岱岳小麦科技小院,只是该校在全省布局科技小院的一个缩影。
“山东农大积极发挥农业学科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小院建设,鼓励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学校将继续探索人才培养(réncáipéiyǎng)、科技创新、社会(shèhuì)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助力学校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wèi)全面(quánmiàn)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nóngcūn)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gòngxiànlìliàng)。”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对于科技小院的建设和发展信心满满。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农业大学(nóngyèdàxué)已经建设了200多个(duōgè)科技小院,其中中国农技协批复的科技小院就有76个。这些科技小院之中,不(bù)单纯聚焦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粮油作物,还包括苹果、桃、梨等园艺作物,以及(yǐjí)畜牧、养殖等一系列的科技小院。
“这些科技小院都在(zài)不同县域(xiànyù)服务了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山东岱岳小麦(xiǎomài)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代兴龙对记者说,通过科技小院,他们一方面改革、实践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也用学校的一些产品和技术带动当地实现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fāzhǎn)。
其实,面对(miànduì)不断地有(yǒu)年轻人“逃离”田间,代兴龙笑着解释道(dào),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因为有了机械化,有了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现在的新农人并没有想象中在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劳作(láozuò)场景。
说到这,代兴龙举了个例子:现在的播种机配备智能导航,在打好(hǎo)经纬度、定好点后,不(bù)需要工人有特别多(duō)操作。除此以外,曾让一代代人汗流浃背的喷药、麦收,现在也都全部机械化了。就拿常见的联合收割机来说,驾驶室里(lǐ)也是带空调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对于一年几乎365天都要(yào)扎在田间地头的(de)薛丽娜来说,她期待有(yǒu)更多大学生到田间走走看看(zǒuzǒukànkàn),感受一下种地是什么感觉,“现在国家提倡乡村振兴,特别需要年轻人来到我们的新农村,这里的舞台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
面对山农大学子35亩试验田亩产853.2公斤的结果,泰安市(tàiānshì)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hézuòshè)理事长薛丽娜感慨道:“我们认赌服输!”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shìchǎng)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chéngxù)“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张晓文 白应婵(báiyīngchán)
编者按:新(xīn)时代的高校正用最(zuì)接地气的方式,让(ràng)知识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绽放光芒。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推出“高教瞭望”专栏,带您直击(zhíjī)高校服务社会最前沿。在这里,实验室的“黑科技”变身百姓“好帮手”,校园的“金点子”成为行业“新引擎”,一起来(qǐlái)看看这些是怎样发生的。
大学生和种粮大户比赛种小麦?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de)较量,结果却出人意料(chūrényìliào)——山东农大研究生设计种植的35亩小麦,以亩产853.2公斤的成绩,远超当地高产农户750公斤的亩产水平。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是怎么把农户给比下去的?带(dài)着这个疑问,记者前往泰安市(tàiānshì)岱岳区一探(yītàn)究竟。
亩产853.2公斤!学生麦田(màitián)让农户服气了
7月份的马庄镇农田里,金黄色(jīnhuángsè)的麦浪已变成郁郁葱葱的玉米苗。泰安市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xuēlìnà)指着眼前的土地说:“就是这块地,测量结果让(ràng)所有人大吃一惊。”
作为管理1300亩小麦(xiǎomài)基地的(de)“老农人(rén)”,薛丽娜坦言:“每亩850公斤以上的产量,远超预期。”这个数字(shùzì)意味着,学生团队的小麦亩产较当地高产地块高出100公斤,相当于每亩多收200斤麦子。
时间回溯到6月底,薛丽娜受山东农大农学院副教授代兴龙委托,组织社员对35亩地(dì)进行实打验收(yànshōu)。“最终测产结果显示,亩产在850公斤以上(yǐshàng),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意外。”
这场“麦田竞技(jìngjì)”的起点,要追溯到2024年秋播时节。当时代兴龙提出大胆设想:在合作社划出展示度高的成方地块,交由小院研究生自主设计种植,与周边农户(nónghù)麦田“同台较量”。起初,不少(bùshǎo)人将其视为玩笑,薛丽娜也心存疑虑。直到6月底测产数据出炉(chūlú),所有人都被眼前(yǎnqián)的结果震撼——35亩小麦实测亩产达853.2公斤。
“设计高产方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小麦(xiǎomài)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zhuāngbèi)和新产品的集成示范,带动地方小麦持续增产增效(zēngxiào)。出(chū)结果之前,我一直担心会被笑话,怕人说大学老师带学生种的地还不如农户。”代兴龙的忐忑并非(bìngfēi)空穴来风:去年10月中旬(zhōngxún)的降雨推迟了小麦播期(bōqī),冬前高温导致麦苗旺长影响了根系发育,加之今年春旱严重,种种不利条件让他捏紧了拳头。但当合作社(hézuòshè)报出“亩产853.2公斤”时,他难掩激动,“预计会高产,但没想到能在当地实现大面积单产突破850公斤的目标。”
比代兴龙更(gèng)兴奋的是周玮,这位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研一学生全程主导了35亩试验田的设计与管理。从前期调研、设计方案、播种到全程水肥药管理,他(tā)整合团队(tuánduì)研发的沃土培肥、窄行匀播、无垄种植、追氮分施、化控调节等技术,完成了小麦全生育期的科学管控(guǎnkòng)。
“得知产量(chǎnliàng)时觉得不可思议。”上半年在麦地驻扎100多天的周玮已晒得黝黑,笑起来时两排白牙格外显眼(xiǎnyǎn),“作为首次种(zhǒng)小麦的新手,我们在播种、管理环节也遇到挺多问题,能(néng)有这样的产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zhuānyè)研一学生周玮(右)全程主导了35亩试验田的设计与管理(guǎnlǐ)。
一人管理35亩地(dì),高产背后依靠的是整支团队
令人疑惑的(de)是,作为研一(yányī)新生的周玮首次独立设计种植小麦,却在与拥有数十年耕作经验的农户的较量中胜出,背后原因何在?
和待在空调屋里听课、做实验不同,周玮上半年里有(yǒu)100天以上驻守在山东岱岳小麦科技小院,小院外面便是农田。他全程参与了小麦从播种到(dào)返青拔节、开花(kāihuā)授粉、灌浆成熟的全生长周期。
从大二到研一,周玮已在科技小院待了四年,这是他首次独立设计并种植小麦。尽管对手是经验丰富的农户,但他坚信,过硬的专业知识(zhuānyèzhīshí)和老师们的指导能(néng)帮助自己在比赛(bǐsài)中胜出。
经周玮复盘,小麦亩产(mǔchǎn)突破850公斤主要源于三大创新点:选种、播种和(hé)精准管理。
在选种环节,周玮结合师兄师姐的前期研究,通过产量(chǎnliàng)、群体构成、抗折力(kàngzhélì)等指标比较,筛选出大穗型品种“山农(shānnóng)67”、中大穗型品种“山农43”、中多穗型品种“山农46”,这三个(sāngè)品种的丰产性、抗倒性、抗病性和耐逆性显著优于农户常规用种。
在播种环节(huánjié),这支学生军摒弃了传统播种机,采用高性能精量(jīngliàng)播种机,并配合前期四年对比试验验证的窄行匀播和合理密植技术,优化了小麦行株距配置,和传统条播方式相比能增产12%以上。更关键的是,周玮(zhōuwěi)还引入了无垄种植模式,去除传统畦垄后增种1-2行小麦。事实证明,这种模式的小麦产量增益远超传统畦垄边行(lǒngbiānxíng)优势(yōushì)带来(dàilái)的产能,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针对今年春旱的特殊情况(qíngkuàng),周玮设计给小麦多浇了两次水。
在(zài)精准管理方面,针对冬前温度偏高、春旱等问题,周玮带领小院研究生结合墒情监测、苗情诊断,因地制宜设计水肥管理方案,打破常规(dǎpòchángguī),按时、按需、足量精准供给,保障(bǎozhàng)小麦肥水需求。同时,结合高产小麦群体结构与功能特征,精准设计沃土培肥、平衡施肥、化控防倒(fángdào)、叶面肥延衰等关键技术(guānjiànjìshù),构建高产群体。
虽说周玮一个人管理着35亩地,背后却凝结(níngjié)着山东农大教师和小院研究生集体智慧的(de)结晶:无垄(lǒng)种植技术的量化(liànghuà)分析来自肖丽华的试验成果,叶面肥施用方案凝结着李梦宇、于五洋等多届研究生的研究经验,精量播种机与行株距优化配置、追氮分施、芸苔素内酯喷施等也均是(shì)科技小院技术创新的缩影。这些科技小院的最新科技成果,再加上合作社辅助实施落地,成为了周玮打赢这场(zhèchǎng)比赛的最主要原因。
“农田里(lǐ)收获真知,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测量(cèliáng)结果没出来之前,周玮更多(duō)的是忐忑和不自信(zìxìn):自己究竟能不能胜出呢?但当结果下来,实现了(le)小麦亩产853.2公斤的超预期目标后,他又开始“不满足”,“今年浇水不匀、长势不佳,如果当时管理得当,肯定还能多打二三十公斤。”
作为附近满庄镇的(de)农家(nóngjiā)孩子(háizi),周玮从小就目睹了父母的田间劳作。小时候总以为种粮食(liángshí)能有很大收益,可等长大后开始琢磨,家里种了很多麦子,但是真正打出来的并不多,价格也卖不上去。如何(rúhé)帮个体小农户把小麦产量提上去?在当时的周玮看来,这是一个切实又感兴趣的一件事儿,因此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百年农大成为了他的首选。
录取结果很快就下来了,周玮如愿被(bèi)山东农业大学录取,成为首批农学专业新农科实验班的学生。他(tā)的目标就是帮助像父母一样的农户增产增收(zēngchǎnzēngshōu)。
入校第一年,周玮和其他高校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咀嚼那些让他心动的新名词。等到大二,他就(jiù)跟随代兴龙(dàixīnglóng)及师哥师姐进驻到了(le)位于自己家乡的山东岱岳(dàiyuè)小麦科技小院。
“刚来到科技小院的时候,父母还(hái)很疑惑:大学生不该在(zài)空调屋里学习吗,你咋来地里了?”面对父母的疑问,周玮不假思索(bùjiǎsīsuǒ)地说,“大学生就是要在农田里收获真知,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周玮看来并(bìng)不算苦(kǔ),所谓的苦无非就是每天六七点起床割麦子取样,晚上七八点回去吃饭、写日志总结,遇到小麦成长的关键节点,比如播种、拔节、开花、灌浆,他还会(huì)扎(zhā)在地里不出来。
“如果在(zài)这过程中,试验做出了好结果,而且很符合农民的需求和意愿,这个事就算做成功了。”周玮说(shuō),“对于国家来说(láishuō)提高(tígāo)了小麦产量,对于农户来说提高了收入,这就和我一开始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这次“掌管”35亩小麦的设计种植,并且还能打赢比赛,更坚定了周玮学农的初心,“城里生活(shēnghuó)确实好,但我家就在这里,还是觉得服务家乡、回家做一些有意义(yìyì)的事情,更能(gèngnéng)让自己得到满足。”
站在这片土地(tǔdì)上,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周玮萌生了服务家乡(jiāxiāng)的想法。
未来的农业科技含量高,“期待(qīdài)更多学生能来田间走走看看”
研究生参与小麦(xiǎomài)的设计种植,映射出的是(shì)山东(shāndōng)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此同时,在(zài)济宁、聊城、德州、滨州、淄博、烟台等地,代兴龙团队指导的小麦高产攻关田也都取得了亩产800公斤以上(yǐshàng)的好成绩。而像代兴龙领衔的山东岱岳小麦科技小院,只是该校在全省布局科技小院的一个缩影。
“山东农大积极发挥农业学科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小院建设,鼓励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学校将继续探索人才培养(réncáipéiyǎng)、科技创新、社会(shèhuì)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助力学校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wèi)全面(quánmiàn)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nóngcūn)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gòngxiànlìliàng)。”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对于科技小院的建设和发展信心满满。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农业大学(nóngyèdàxué)已经建设了200多个(duōgè)科技小院,其中中国农技协批复的科技小院就有76个。这些科技小院之中,不(bù)单纯聚焦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粮油作物,还包括苹果、桃、梨等园艺作物,以及(yǐjí)畜牧、养殖等一系列的科技小院。
“这些科技小院都在(zài)不同县域(xiànyù)服务了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山东岱岳小麦(xiǎomài)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代兴龙对记者说,通过科技小院,他们一方面改革、实践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也用学校的一些产品和技术带动当地实现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fāzhǎn)。
其实,面对(miànduì)不断地有(yǒu)年轻人“逃离”田间,代兴龙笑着解释道(dào),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因为有了机械化,有了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现在的新农人并没有想象中在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劳作(láozuò)场景。
说到这,代兴龙举了个例子:现在的播种机配备智能导航,在打好(hǎo)经纬度、定好点后,不(bù)需要工人有特别多(duō)操作。除此以外,曾让一代代人汗流浃背的喷药、麦收,现在也都全部机械化了。就拿常见的联合收割机来说,驾驶室里(lǐ)也是带空调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对于一年几乎365天都要(yào)扎在田间地头的(de)薛丽娜来说,她期待有(yǒu)更多大学生到田间走走看看(zǒuzǒukànkàn),感受一下种地是什么感觉,“现在国家提倡乡村振兴,特别需要年轻人来到我们的新农村,这里的舞台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
面对山农大学子35亩试验田亩产853.2公斤的结果,泰安市(tàiānshì)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hézuòshè)理事长薛丽娜感慨道:“我们认赌服输!”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shìchǎng)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chéngxù)“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